日韩欧美综合在线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精品_在线免费国产久_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聚焦2025烏魯木齊馬拉松 | 14000個奔跑的理由——在馬拉松的律動中,觸摸烏魯木齊蓬勃向上的“生長力”

8月31日7時30分,2025烏魯木齊馬拉松開跑。(記者陳巖攝)

位于米東區(qū)紅光山路與米東南路交叉路口東北角,演員彈奏冬不拉。(記者迪麗娜爾·加力肯攝)

在人民公園門前,演員們以激昂的鼓點和歡快的舞蹈熱情迎接馬拉松選手。(記者米熱扎提·木塔力甫攝)

8月31日,在水磨溝區(qū)南湖市民廣場點位,身穿“濟公”服飾的選手奔跑在賽道上。(記者雷婷攝)

8月31日,在2025烏魯木齊馬拉松賽場上,配速員與沿途觀眾擊掌接力。(記者邊蘭蘭攝)

8月31日,2025烏魯木齊馬拉松歡樂跑,一位父親拉著兩個孩子參與。(記者迪麗娜爾·加力肯攝)

新疆網訊(記者郭軍鴿 賈夢妍 王暢彤 王磊 牟敏 蓋煜 唐紅梅 王麗娜)“經常聽到烏魯木齊的故事,但這究竟是座怎樣的城市?”數十年來,這個疑問始終縈繞在蘭州跑友梁曉娣心中。直到2025烏魯木齊馬拉松開賽,她終于找到了更具體的答案,“站上馬拉松賽道,真切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時尚與活力?!?/p>

認識一座城市,跑步是種別樣的方式;而一場“用腳步丈量城市”的馬拉松,更是讀懂城市的絕佳媒介。

8月31日7時30分,新疆國際會展中心前,2025烏魯木齊馬拉松的發(fā)令槍準時響起。當上萬名跑者迎著晨光涌向賽道,這場賽事早已超越了體育競技的范疇——

這一天,來自全國各地及8個國家的14000名跑者的每一步,都踩著這座城市向上的節(jié)奏,讓這份蓬勃的“生長力”,在奔跑的律動中觸手可及。

移步換景,鋪展城市畫卷

在奔跑律動中,看見烏魯木齊的自信之美

站上馬拉松賽道,來自博樂市的王藝博眼神里滿是篤定,嘴角掛著掩不住的笑意。對他而言,這不僅是一場奔跑,更是在赴一場與這座城市的“活力之約”,只為重遇這片土地獨有的熱情與底氣。

發(fā)令槍響的剎那,上萬名跑者如潮水般涌出起點。

王藝博很快融入奔跑的隊伍,腳步穩(wěn)健、神情專注,目光卻忍不住被賽道兩側的風景牽引——這條貫穿烏魯木齊六大城區(qū)的路線,本就是一幅徐徐展開的“流動城市畫卷”:現(xiàn)代高樓的玻璃幕墻映著天空,遠處天山的輪廓清晰得仿佛觸手可及,身旁層層疊疊的綠色,自然與繁華在此刻完美交融,不經意間便勾勒出烏魯木齊的大氣與從容,那是屬于這座城市的自信底色。

“跑馬”也是“跑城”。作為城市超級IP,馬拉松已成為城市故事、城市聲音、城市形象的重要載體和窗口。

烏魯木齊,全國屈指可數的一座可以同時舉辦冬季和夏季馬拉松的城市,正以自己獨有的賽事“劇本”,吸引全國乃至全世界的跑友前來打開和閱讀。

2025烏魯木齊馬拉松,單是路線設計,便藏著這座城市對自身魅力的篤定。因地制宜,深挖城市的自然稟賦與文化基因,首次采用“全市區(qū)路線”:從新疆圖書館的書香氤氳,到新疆博物館的歷史厚重;從承載著城市記憶的八樓,到彰顯現(xiàn)代美學的烏魯木齊文化中心……20余處城市地標被賽道串聯(lián),讓跑者每跑一步,都能與城市的不同側面相遇,在腳步交替間,讀懂烏魯木齊的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

“活力四射的民族舞蹈、氣勢昂揚的舞龍表演,還有非遺傳承人現(xiàn)場展示傳統(tǒng)技藝,指尖流轉間盡是文化韻味。”王藝博笑著說,這些藏在賽道里的“文化小驚喜”,讓奔跑多了份別樣的溫度,更讓人看到烏魯木齊對文化的珍視與自信。

這份自信,也藏在烏魯木齊人的熱情里,藏在賽事的細微暖意中。賽道旁,不少市民早早守在路邊,看到跑者經過,便主動伸出手擊掌鼓勁;孩子們踮著腳尖,清脆的“加油”聲穿透人群,格外有力量;志愿者始終堅守在崗位上,遞水、遞補給、指引方向……而這,又何嘗不是烏魯木齊這座城市的日常節(jié)奏?

當跑者的腳步與城市的脈搏同頻,當沿途的風景與文化的底蘊交融,這幅“烏魯木齊城市畫卷”,便在奔跑的律動中,鋪展出最動人也最自信的模樣。

主客相融,傳遞人間暖意

在奔跑律動中,品味烏魯木齊的熱情之韻

“太暖了!烏魯木齊市民的熱情,讓我一下就找回了‘回家’的感覺!”沖過半程馬拉松終點線,52歲的范英聲音里滿是激動。

這位來自河南鄭州的跑者,有著一段特殊的“烏魯木齊記憶”——她出生在這里,14歲時隨家人遷居河南,此次重返故土參賽,既是為挑戰(zhàn)自我,更是為赴一場與故鄉(xiāng)的“重逢之約”。

最讓范英動容的,是沿途市民毫無保留的熱情。范英說,比賽到最后兩公里時,她的雙腿像灌了鉛一樣沉重,好幾次想停下來放棄。賽道兩側,“大姐加油!堅持??!”“快到終點了,你最棒!”的鼓勵聲像一股暖流,瞬間涌遍全身,“我告訴自己,不能辜負這份熱情,一定要沖過終點?!?/p>

的確,在烏魯木齊,馬拉松從來不是跑者的“獨角戲”,而是一場全民參與的“熱情派對”。

這里有多民族共居融合的煙火日常,有霹靂舞、說唱碰撞出的現(xiàn)代活力,更有“人與人之間離得很近”的溫暖氛圍。

在這座城市,每一個駐足觀看的市民,每一個參與表演的普通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為這場賽事注入熱情。他們不再是“旁觀者”,而是與跑者并肩的“共鳴者”,用吶喊、用笑容、用掌聲,打破了陌生的壁壘,讓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奔跑的律動中形成無需翻譯的默契。

當跑者的腳步與市民的熱情同頻,它不只是一座城市的性格,更是刻在骨子里的溫度,讓每一個來到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人間暖意”,也讓這座城成為更多人心中“想來、想留、想再來”的牽掛。

萬人奔赴,點燃城市激情

在奔跑律動中,感受烏魯木齊的活力之魂

“在烏魯木齊生活20年,我跑過的路,能繞準噶爾盆地兩圈。”說這話時,祖籍安徽淮南的胡強點開手機相冊,屏幕里滿是不同季節(jié)的跑步打卡照:春日雅瑪里克山的山花映著跑鞋,冬日烏魯木齊奧體中心的積雪沾著汗水,夏日經開區(qū)(頭屯河區(qū))產業(yè)園的晚風拂過跑團合影……

如今,已是元大都烏魯木齊馬拉松冠軍俱樂部成員的胡強,手機里不僅存著自己的奔跑軌跡,更藏著一座城市20年的活力變遷。

“最早跑馬拉松時,身邊多是本地老伙計?!焙鷱娦χ故疽郧暗幕顒诱?,“現(xiàn)在不一樣了,我們跑友群里藏著‘五湖四海的朋友’——有從山西來的晨跑夫妻,也有來援疆的醫(yī)生,還有做中亞外貿的客商?!?/p>

如果說胡強的奔跑軌跡是烏魯木齊活力的“微觀切片”,那么萬人奔赴的馬拉松賽事,便是這座城市活力的“全景畫卷”。

當14000個奔跑的身影踏上賽道,他們不僅在挑戰(zhàn)自我,更在與這座城市的開放、包容、蓬勃向上同頻共振。

來自河南的跑友賽肖肖,便是這場“活力之約”的參與者。為了參加烏魯木齊馬拉松,賽肖肖特意提前一周帶著妻子、父母和三個孩子自駕而來,把賽事變成了一場“全家新疆游”。

39歲的賽肖肖跑過蘭州、青島等多個城市的馬拉松,卻被烏魯木齊的現(xiàn)代化與煙火氣深深打動:烏魯木齊的活力,不光是城市建設的快節(jié)奏,還有這種發(fā)自內心的、熱熱鬧鬧的生活氣息。

從胡強20年的奔跑記憶,到賽肖肖一家的“新疆之旅”;從跑友群里五湖四海的相聚,到賽道兩側各族群眾的熱情助威……烏魯木齊的活力,從來不是單一的“快節(jié)奏”,而是“開放包容”與“煙火溫情”的交融,是“城市發(fā)展”與“民生幸福”的共振。

當14000個身影向著終點奔跑,他們帶著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期待,卻在同一條賽道上,感受到了同一種“烏魯木齊活力”:它藏在日益完善的城市配套里,藏在各族群眾的笑容里,藏在“來了就是一家人”的包容里,更藏在每一個人對美好生活的共同奔赴里。

微信“掃一掃”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