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初心 守望綠色
新疆新聞在線網(wǎng)7月1日(阿克蘇臺記者尚志剛、王建強):1956年,從山東省泰安林業(yè)學校畢業(yè)的畢可顯,主動到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的阿克蘇從事林業(yè)工作。63年來,他不忘“給我一片荒漠,還你一片綠洲”的初心,始終活躍在植樹造林一線。
見到畢可顯時,他正在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油氣運銷部牙哈裝車站果園里和兒子忙活著,已經(jīng)84歲的他,依然腳步穩(wěn)健,精神矍鑠。2002年,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請他幫忙做綠化,他便在這里帶著工人們先后造林26.6萬平方米。畢克顯:“我把這片荒地也當成柯柯牙,多栽些樹,多綠化一片?!?/p>
這已經(jīng)是畢可顯退休后指導修建的第9個防風治沙基地了。1998年畢可顯63歲延遲退休后,有不少單位找上門來,請他指導綠化工程,他毫不猶豫地放棄了閑適的退休生活,還把兒子畢維齊從湖北拉回了新疆,一起栽樹管樹。畢維齊:“他一直教育我們,艱苦奮斗的精神不能忘。在內(nèi)地,他覺得好像沒有事干,心里面老是惦記著他這個樹?!?/p>
63年的綠化生涯中,最讓畢可顯驕傲的就是阿克蘇柯柯牙綠化工程。1986年6月,時任阿克蘇地區(qū)實驗林場場長的畢可顯承擔起了在“柯柯牙臺地”栽樹的任務(wù)。畢可顯:“寸草不生、風沙、鹽堿地、地形復雜,所以土樣地形來說,不適合栽樹。我當時考慮就是一個水要先解決,再解決生地怎么壓堿這個問題,我采取了因地制宜挖深溝,挖溝以后在溝里面壓堿,來灌水,這樣的話就是深溝容易壓堿,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栽樹栽到溝中間,一澆水,樹苗子都能灌上水?!?/p>
畢可顯和同事們在高臺上搭建起帆布帳篷,辦公、吃住都在里面。因為常年栽樹,他的手變形,指甲比常人厚兩三倍,兩個胳膊滿是黑黑的曬斑。 柯柯牙綠化工程實施到第10年,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出現(xiàn)了一抹綠色,這便是長約25公里、寬約300米至3000米的柯柯牙人工防護林。
這一年,畢可顯年屆退休,可他放心不下綠化工程,又收回了退休報告。畢可顯:“因為我來的使命,就是綠化祖國邊疆,把沙漠變成綠洲。我繼續(xù)干,生命不息我就奮斗不止。”
在柯柯牙綠化工程之后,阿克蘇河流域、渭干河流域和空臺里克區(qū)域三個百萬畝生態(tài)建設(shè)工程相繼啟動。今年57歲的柯柯牙林管站職工麥麥提依明?阿木提從1987年開始便和畢可顯一起奮戰(zhàn)在柯柯牙,現(xiàn)在管護著30畝林帶,畢可顯的事跡一直感染著他:“我們繼續(xù)發(fā)揚柯柯牙的精神,我繼續(xù)還栽樹,我退休了還是栽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