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老年群體,防范電信詐騙
01
投資理財類詐騙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投資理財也越來越熱,社會上不少人開始將手中的錢用于投資,希望能夠賺到更多的錢,而有錢有閑的老年人也不例外。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渴望借由投資賺錢的心理,又抓住老年人對投資理財并不了解的特點,以“高收益”“零風險”等作為誘餌,博取老人的信任后誘使其購買“產(chǎn)品”。一旦老年人購買了相關“產(chǎn)品”,不僅得不到所謂的“高收益”,等來的只是人去樓空。
【警方提醒】風險和收益都是并存的,凡是號稱無風險、高收益的投資都是騙局!
冒充公檢法詐騙
騙子冒充"公檢法"等國家工作人員,稱受害人涉嫌犯罪,嚇唬老年人,為了證明清白,老人就根據(jù)騙子提示,將自己賬戶的錢轉(zhuǎn)到所謂的“安全賬戶”接受調(diào)查,結果被騙。
【警方提醒】公安機關不會通過打電話的方式辦案,也沒有所謂“安全賬戶”!
保健品類詐騙
經(jīng)常有不法分子通過電話、視頻和老年人介紹藥品或醫(yī)療儀器。在電話中不法分子往往將所謂的“藥品”說的天花亂墜、包治百病,更會打著免費的旗號請老年人進行試用。一旦老年人心動答應試用,不法分子就會以“郵費”“成本費”等各種借口騙取錢財。實際上這些所謂“神藥”可能只是一些沒有實際功效的保健品,更有甚者還可能是假藥。
【警方提醒】治病一定要到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不可輕信那些所謂的“神醫(yī)”“神藥”。世上沒有包治百病的“神藥”,如果有人碰到和你宣稱所謂的神藥,那就基本可以斷定是騙子了!
“中獎”類詐騙
騙子冒充節(jié)目組、購物平臺打電話稱“中獎了”,成為了幸運觀眾,騙子會要求你先繳納“個人所得稅”、“公證費”等,實際上就是騙錢!
【警方提醒】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萬萬不要貪圖意外之財,收到此類中獎信息切勿輕信,優(yōu)先和子女商量。
民警提示
1、老年人遇到不明白的事不要急于做判斷和決定。任何通過電話、短信要求您轉(zhuǎn)賬匯款的,都先跟子女溝通。
2、子女晚輩要多關心關愛老年人,特別是獨居老人,要常與老年人溝通,多普及反詐知識,提高老年人防騙意識。
3、如不慎被騙或遇可疑情形,請注意保護證據(jù),立即撥打110報警或撥打烏魯木齊市反詐專線咨詢。